近20年吉林中东部地区林地的时空变化及成因浅析
宋开山,张柏,段洪涛,张树清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 130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长春 130012 长春 130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长春 130012
摘要: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撑下,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景观模型对吉林省中东部山地丘陵区20年来林地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或半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①1980年~1995年期间森林面积在减少,斑块数量增加,而相应指标在1995年~2000年期间都呈现相反趋势;②该区的林地动态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无论是从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模型还是从林地分布重心变化情况来看都表明:通化与吉林地区的森林面积变化较大,而白山、延边地区的变化较小。经数据分析与文献调研得知,大量的采伐与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是林地在1980年~1995年期间减少的直接原因;而国家相应林业政策的出台是1995年~2000年期间林地面积得以增加的直接原因。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农业科技
- 专题:
林业
- 分类号:
S718.5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中国森林破碎化多尺度评价[J]. 李瑶,肖向明,李香萍,马俊,陈帮乾,秦元伟,董金玮,赵斌. 生物多样性. 2017(04)
- [2]人工林与天然林破碎化过程差异对比——以美国华盛顿州和密西西比州为例[J]. 任芯雨,吕莹莹,巫颖伟,李明诗,李卫正. 生态学报. 2017(02)
- [3]兴国县森林破碎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陈胜兰,毛旭鹏,臧颢. 福建林业科技. 2022(03)
- [4]经济增长对森林破碎化的影响——以中国京津冀地区为例[J]. 罗奕奕,李凌超,程宝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01)
- [5]中国森林破碎化及其化解研究综述及展望[J]. 龙贺兴,时卫平,刘金龙. 世界林业研究. 2018(01)
- [6]中国大陆省级尺度森林破碎化特征评价[J]. 孙飞,陈敏学,毛丽君,李明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7]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天然林景观动态及破碎化驱动力分析[J]. 李鑫,翁卫松,李明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8]中国三大林区森林破碎化及干扰模式变动分析[J]. 沈文娟,徐婷,李明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9]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破碎化模式及趋势遥感刻画——以浙江余杭为例[J]. 李明诗,徐祎凡,李云梅,徐达,温卫松,刘安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0]森林破碎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以美国阿拉巴马州为例[J]. 李明诗,刘图强,潘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