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的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模式研究
赵晓璐
山东大学
摘要: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与“金融”组合成为一个新概念以来,互联网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多领域的深入影响开始受到普遍重视,“互联网+”一词应运而生。不少基层单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探索中,发现了“互联网+”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思维及技术进行了公共文化数据库建设试水。这些建设探索将为“互联网+”视角下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模式研究提供重要经验与关键线索。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铺展开对“互联网+”视角下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模式的研究。第一章,梳理出数据库发展沿革,创新提出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概念,探求其在以人为本、均衡各方、合作共赢、技术支撑四方面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意义。第二章,从“互联网+”产生向当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延伸,针对解决问题,指出“互联网+”思维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意义,对于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现状做出有国家政策支持、实现信息新时代技术融合、功能一体化的具体阐述。第三章,对当前有“互联网+”思维影响的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进行细致分析,将北京市、潍坊市、浙江省、重庆市... 更多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文化;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 分类号:
TP311.13;G249.2
导师:
李晓峰;
学科专业:
艺术学理论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576 页数:60 大小:3565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美术学院艺术资源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与实施[D]. 古志明.华南理工大学 2012
- [2]规范化罕见疾病临床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分析[D]. 李艳.济南大学 2015
- [3]复杂零件工艺优化系统制造资源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D]. 陈颜.华中科技大学 2009
- [4]基于XML的高校教学资源数据库共享平台[D]. 王灵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 [5]数字化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人参数据库系统的研究[D]. 霍珊.吉林大学 2010
- [6]共享型农业技术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方案与实施[D]. 彭拓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 [7]科技资源数据库元数据注册与使用[D]. 杨金莹.石家庄铁道学院 2009
- [8]微生物菌种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设计和开发[D]. 冷冰.首都师范大学 2007
- [9]国家级油气资源数据库Web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D]. 凤丽洲.吉林大学 2011
- [10]国家级油气资源数据库设计及实现[D]. 仇东宁.吉林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