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知识-机器学习模型的黄土高原铁杆蒿草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模拟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张泽凌周莹姜峻王丽娜邓旭安志超唐亚坤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和蒸散(ET)是表征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碳水通量动态变化的准确模拟和驱动机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黄土高原铁杆蒿草地生态系统2018—2022年日尺度通量观测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融合生态学知识与机器学习的生态知识-机器学习(EML)模型分别对NEE和ET进行拟合。其中,有6种基于不同生态假设的EML模型用于拟合NEE,7种基于不同生态假设的EML模型用于拟合ET。最后构建拟合效果最好和解释能力最优的EML模型并探究环境和植被因素对NEE和ET的影响。结果表明:(1)包含了气象因素、土壤水分因素和植被因素的EML模型对NEE和ET的拟合效果最好,R~2和RMSE分别为0.81和0.70 g C m-2d-1,0.83和0.48 mm/d,MRE和MAE分别为1.72和0.48 g C m-2d-1,0.2... 更多
- DOI:
10.20103/j.stxb.202409132223
- 专辑:
农业科技
- 专题:
畜牧与动物医学
- 分类号:
S812
中国知网独家网络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基于生态知识-机器学习模型的黄土高原铁杆蒿草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变化模拟及影响机制[J]. 张泽凌,周莹,姜峻,王丽娜,邓旭,安志超,唐亚坤. 生态学报. 2025(13)
- [2]半干旱区不同起垄方式对苜蓿地土壤质量的影响评价[J]. 钱美宇,谢军红,赵森霖. 甘肃农业科技. 2008(09)
- [3]机器学习模型对猪基因表达量预测准确性的评估[J]. 周天乐,滕金言,徐志婷,张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5(04)
- [4]气候因子对宁夏干旱、半干旱区天然草地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J]. 陈晶,兰剑,俞鸿千.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6)
- [5]不同改良措施对宁南半干旱区草原植被及土壤的影响[J]. 张信,李维军,胡艳莉,刘永进,姬秀云,古晓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5)
- [6]半干旱区草地站蒸散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和植被的响应[J]. 韩典辰,张方敏,陈吉泉,李云鹏,卢琦. 草地学报. 2021(01)
- [7]陇中半干旱区发展商品畜牧业试验[J]. 张东弧,吴运荃. 草与畜杂志. 1995(04)
- [8]辽西半干旱区披碱草人工草地种植技术[J]. 李菲,任丽华,柳金库. 农业工程技术. 2024(01)
- [9]半干旱区草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温湿度的关系[J]. 刘任涛,赵哈林,赵学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01)
- [10]半干旱区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水肥添加的响应[J]. 于占源,曾德慧,姜凤岐,范志平,陈伏生,赵琼.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