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
李煜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尝试提出一个代际教育不平等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强调教育不平等产生机制、具体制度设计和社会状况背景三者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恢复高考后,家庭教育背景成为改革初期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原因;1992年以后社会分化加剧,教育体制受市场化的冲击,家庭阶层背景的效用显现,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转变为资源转化与文化再生产双重模式并存。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管理阶层的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成其下一代的教育机会。如果这一进程得以顺利延续和扩展,那么社会分层结构很可能将因此而日益趋向固定化。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 专题: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 分类号:
G529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寒门何以难出贵子:农村学子的文化再生产机制及其突破[J]. 杜岩岩,徐亦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07)
- [2]文化生产还是文化再生产?——“学一代”与“学二代”的教育冲突与反思[J]. 康永久,刘祎莹.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4(01)
- [3]文化再生产视角下课堂教学的价值探讨[J]. 颜健生.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5)
- [4]学校教育过程的文化再生产:基于弱势阶层子代自我洞察的思考[J]. 卢鉴策. 少年儿童研究. 2024(02)
- [5]学术性课程知识结构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再生产之关联性:再脉络化的机制[J]. 姜添辉.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7)
- [6]突破再生产:布迪厄理论的另一面[J]. 朱丽.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1(03)
- [7]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等级制的再生产——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述评[J]. 张似韵. 社会. 2002(01)
- [8]乡村教师乡土社会文化再生产:历史溯源、现实问题与路径探索[J]. 刘小强. 当代教育科学. 2019(12)
- [9]停学与开除对学生辍学的影响[J]. 劳伦斯·M·德瑞德,王晓辉. 教育论丛. 1991(03)
- [10]价值基础与践履内容:教育家精神融入家庭教育的双重维度[J]. 李世荣.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