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态度及与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黄海颜小勇余莉俞宗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基本特点及与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提高其网络心理咨询行为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在2所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中选取有心理咨询经历者310人(其中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32人,无面对面经历者278人)。选用网络心理咨询态度问卷(OCAS,包含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和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两个维度)、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及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测查。结果: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得分较高,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较低。有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低于无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12.9±2.6)vs.(14.0±2.8),P<0.05]。大一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得分低于其他3个年级学生[(17.8±3.0)vs.(18.7±2.6),(19.0±2.2),(19.1±1.7);均P<0.05],大一、大二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高于大三学生[(14.4±3.1),(14.2±2.5)vs.(13.3±2.8);均P<0.05]。QZ-PS的外向性、善良、才干、情绪性和处世态度得分及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 更多
  • 专辑:

    医药卫生科技;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心理学

  • 分类号:

    B849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214 页码:299-304 页数:6 大小:235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