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态度及与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黄海颜小勇余莉俞宗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基本特点及与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提高其网络心理咨询行为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在2所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中选取有心理咨询经历者310人(其中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32人,无面对面经历者278人)。选用网络心理咨询态度问卷(OCAS,包含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和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两个维度)、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及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测查。结果: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得分较高,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较低。有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低于无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12.9±2.6)vs.(14.0±2.8),P<0.05]。大一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得分低于其他3个年级学生[(17.8±3.0)vs.(18.7±2.6),(19.0±2.2),(19.1±1.7);均P<0.05],大一、大二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高于大三学生[(14.4±3.1),(14.2±2.5)vs.(13.3±2.8);均P<0.05]。QZ-PS的外向性、善良、才干、情绪性和处世态度得分及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 更多
- 专辑:
医药卫生科技;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心理学
- 分类号:
B849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网络心理咨询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可普及性概述[J]. 李德鲜.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35)
- [2]1例实习护生网络心理咨询案例分析[J]. 梁彦蕊. 心理月刊. 2022(10)
-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商机和发展研究[J]. 郑丹璐,张晓露,孙宝珊,靳宇萱.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4)
- [4]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J]. 邱旭萍,李光耀,管晓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17)
- [5]我国大陆地区网络心理咨询现状和伦理议题:“大数据”视角及伦理评估[J]. 赖丽足,陶嵘,任志洪,江光荣. 心理科学. 2018(05)
- [6]网络心理咨询五步法[J]. 许闯. 政工导刊. 2017(07)
- [7]网络心理咨询中适用理论探讨[J]. 孙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8]网络心理咨询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 马丽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06)
- [9]网络心理咨询的干预技巧探究[J]. 王俊. 才智. 2017(16)
- [10]咨询师与非咨询师对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态度[J]. 赵晨颖,岸本鹏子,刘源清,唐亚彬,肖丹,殷云路,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