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五烈士作品的审美价值应予充分的肯定
哈九增
摘要:<正>"左联"五烈士牺牲至今已经七十年了。七十年来,五烈士的不屈的革命精神、感人的高风亮节为后人所敬仰,他们作品中的战斗性也为后人所肯定;但是关于他们创作的审美性却往往为人们所忽略,近年来,更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即作品的战斗性会妨碍审美性,甚至认为作品的战斗性与审美性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在某些人看来,"左联"五烈士的创作只有战斗性而没有审美价值(或认为即便有审美价值的话,那也是很低的)。在这种文艺观点的影响下,五烈士的著作(其中有些是很优秀的作品)很少再版,即便偶有出版也难以广为发行,致使在不少有相当藏书规模的图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6.6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论嘎子小说《香秘》的空间叙事[J]. 谢应光,刘文君.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0(01)
- [2]诗乐画里窥王维——王维诗乐画的审美价值[J]. 杨亚波,刘原源. 当代艺术. 2007(04)
- [3]文化研究与文本细读——兼谈“新批评”在当前的借鉴意义[J]. 李卫华,吉雯陶. 燕赵学术. 2007(02)
- [4]古典诗词“参横”意象的时令规律与审美价值——基于数字人文天象模拟技术的探析[J]. 刘梦涵. 数字人文. 2023(01)
- [5]论辛弃疾农村词的审美价值[J]. 曹済平. 词学. 2001(00)
- [6]认知美学视域下刘心武小说的审美价值——以《班主任》为例[J]. 佟建伟,李志宏. 华夏文化论坛. 2016(02)
- [7]史料与历史的研究——以“左联”史研究为例[J]. 王建华. 上海鲁迅研究. 2012(02)
- [8]“左联”与文艺人才的培养[J]. 雪融. 上海鲁迅研究. 2000(00)
- [9]“左联”与权力漩涡中的鲁迅[J]. 蒙雨.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4(02)
- [10]“左联”的国际联系[J]. 张家禾. 上海鲁迅研究.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