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1949清华诗歌寻踪
张玲霞
摘要:<正> 诗,是青春的“特权”,是学生的“专利”;清华园里从不缺乏诗歌的素材与审美抒情的主体,于是,这里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唱吟。古典诗词是多数同学进清华前就打下的坚实根基,即使在更适宜表达当代人情感的白话诗蔚然成风之时,这里的平仄格律之声仍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5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论当代古典诗词创作的时代兼容性[J]. 纳张元.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2012(00)
- [2]古典诗词承袭改造现象的“互文性”解读[J]. 曹成竹. 演艺研究. 2024(01)
- [3]吟咏古典诗词的用语[J]. 华锋.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2(02)
- [4]古典诗词中的“空间透视”艺术[J]. 廖杜宇.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7(03)
- [5]论“卧”与“躺平”的同异:情怀与征候——基于古典诗词视角看躺平现象[J]. 宁中孟. 传媒与艺术研究. 2022(02)
- [6]古典诗词“参横”意象的时令规律与审美价值——基于数字人文天象模拟技术的探析[J]. 刘梦涵. 数字人文. 2023(01)
- [7]重构通变的轨迹——孙康宜的古典诗词研究[J]. 康正果. 词学. 2000(00)
- [8]吟诵相关文献索引(初编)[J]. 王霄蛟.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02)
- [9]汉语古典诗词及现代翻译诗歌对我的诗歌写作的影响[J]. 陆辉艳. 诗探索. 2017(06)
- [10]闻一多《诗的格律》献疑[J]. 毛翰. 诗探索.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