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试评安德森《小城畸人》中精神顿悟的特殊运用

张颖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要:<正> 精神顿悟(epiphany)一词源于基督教。据圣经《新约全书》上记载,自耶稣诞生在犹太的利伯恒后,几位贤士(magi)领悟到神喻,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跟着一颗星的位置,在一破陋的马厩中寻获圣婴耶稣和圣母玛利亚。世人称此为 epiphany,意为"显灵"(Tigges,1999:61)。后人因此把凡人在俗世中体验到圣灵或受到神喻的一刻,称作"精神顿悟"。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世界文学

  • 分类号:

    I712.074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下载
  • 在线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594 页码:128-145 页数:18 大小:626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