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异化、受动、交互受动

弗兰克·费舍巴哈唐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博士生  

摘要: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本质上是对象化的活动,异化并不在于必然外化为对象或事物,而是在于对象的丧失。劳动者本身就是对象性的存在,正是这种对象性在异化中被剥夺了。这特别地表现在,他的那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被否定了,亦即他的存在的"受动性"被否定了。通过援引"交互受动"这一概念,笔者指出,异化并非源于我之外的某物在我的位置上发挥着能动性(主动性),而是源于它在我的位置上发挥着受动性(被动性)。并且正是由于这种异化,人们才把自身理解为纯粹能动的主体。 
  • 专辑:

    政治军事与法律;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哲学

  • 分类号:

    B03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下载
  • 在线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90 页码:223-230+425 页数:9 大小:287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