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道路——对“中国文学批评”学科史的反思

曹顺庆王超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正>一、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中国古代文论的西化之路(一)"学科化":在学科"史"与学科"死"之间中国古代文论本来就是中国的,为什么还要"中国化"?事实上,当代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西化了,这门西化的学科,正规的名称叫"中国文学批评史"。要谈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问题,必然要从这样的追问开始:"中国古代文论"(或称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诗学、中国传统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一门学科,在现当代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门学科?在"西方化"之前它又是以怎样的一种面貌现身?为什么要把中国文论中国化?沿着这样一条路子去摸索追寻,兴许能捕捉到当代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的某些最坚硬的症结所在。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6.2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下载
  • 在线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57 页码:482-496 页数:15 大小:957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