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后记
孙正聿
摘要:<正>为繁荣我国哲学事业和推进哲学教育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筹划出版一批以"导论"为特征的哲学系列丛书,并约我作该套丛书中《哲学导论》一书的撰稿人。近年来,一些高等院校的哲学专业先后增设了一门称之为"哲学导论"或"哲学概论"或"哲学通论"的课程,并陆续地出版了一些相应的著作和教材。从1994年底起,我在吉林大学设计并讲授了"哲学通论"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哲学
- 分类号:
B01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哲学的当下与未来——张祥龙《中西印哲学导论》思想要义述评[J]. 蔡祥元.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3(01)
- [2]何者哲学,如何导论?——试析张祥龙先生《中西印哲学导论》的“范式突破”[J]. 朱刚.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3(01)
- [3]“哲学导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J]. 牛尧. 学术与实践. 2024(01)
- [4]面向通识人文素养培育的“哲学导论”课程建设与思考[J]. 徐竹. 通识教育评论. 2022(02)
- [5]《哲学通论》后记[J]. 孙正聿.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09(00)
- [6]中国哲学的特质及其特殊价值的阐发——读周海春教授《中国哲学导论》[J]. 李强.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7(02)
- [7]宋明理学的跨时空释译——《宋明理学哲学导论》介评[J]. 赖文斌,胡翠娥. 朱子学研究. 2019(02)
- [8]思想的起兴与辩证法的舞蹈——体会《哲学通论》[J]. 邹诗鹏.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