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川诗文用韵阴入通押所反映的通语与方音现象
刘晓南
复旦大学古籍所
摘要:穷尽宋代四川地区诗文用韵材料,得到56例阴入通押。与《中原音韵》比较,其中30例同于元代入派三声的格局,另外26例中有21例与反映本地方音的阴声韵之间的特殊通押条例相对应。由此得出阴入通押并非偶然,而是表现了宋代四川地区的实际语音的观点。并且,在这个实际语音中包含通语与方音两个层面。文章还对阴入通押的音理进行了分析。
- DOI:
10.13554/b.cnki.liyunyuyan.2011.01.003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中国语言文字
- 分类号:
I207.22;H172.3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宋代徽州詞人特殊韻例之研究——兼質疑“宋代徽語”[J]. 楊曦,徐朝東. 文献语言学. 2020(02)
- [2]王梵志詩歌異調通押現象辨析[J]. 李斐. 汉语史学报. 2013(00)
- [3]元代南戏中支鱼通押现象探究[J]. 刘云憬,彭再新. 南大戏剧论丛. 2017(02)
- [4]唐代近体诗、古体诗用韵比较研究[J]. 李蕊.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9(01)
- [5]清儒合韻説及古韻關係研究論衡[J]. 胡森. 汉语史学报. 2022(01)
- [6]阮大成古体诗用韵研究[J]. 李绪东.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04)
- [7]基於合韻理論的古韻排序及音值構擬相關問題[J]. 王兆鵬. 汉语史学报. 2021(01)
- [8]一百七十年前的樟樹方音[J]. 鄧强. 汉语史学报. 2015(00)
- [9]唐代近体诗用韵研究[J]. 李蕊. 励耘语言学刊. 2018(01)
- [10]唐五代湖北地区文人用韵所见时音与方音考[J]. 曹洁,陈大为. 东方语言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