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成“比兴论”管窥
杨允
渤海大学中文系
摘要:<正>"比兴"是郑玄一生都极为重视的文学理论范畴。他汲取前人有关"比"、"兴"的思想,深入分析了前代诗乐艺术的表现功能,系统地阐述了作为文学理论范畴的"比兴"的丰富内涵,并在解读诗乐时,充分运用这一观点,分析、阐释诗乐艺术,取得令人信服的成就。从此,"比兴"作为文学思想中的重要理论范畴,为人们所接受,并在后世的理论探讨和艺术实践中,形成最具中国色彩的诗歌艺术特征。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中国古代诗乐关系及其历史变迁[J]. 孙尚勇.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4(01)
- [2]郑玄以德说《诗》浅论[J]. 杨允. 诗经研究丛刊. 2015(03)
- [3]中国古代早期诗乐之别——从“长言”“嗟叹(歎)”“永歌”之辨说起[J]. 张金梅,龚子雯.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4(02)
- [4]断裂与重建:清华简“诗”类文献的文本与礼乐关系[J]. 凌彤. 人文论丛. 2022(02)
- [5]郑玄说《诗》的双重价值观[J]. 杨青芝. 诗经研究丛刊. 2011(01)
- [6]郑玄《毛诗传笺》与“以史证诗”传统[J]. 郝润华,王燕飞. 历史文献研究. 2013(00)
- [7]诗乐画里窥王维——王维诗乐画的审美价值[J]. 杨亚波,刘原源. 当代艺术. 2007(04)
- [8]仪式歌唱情境下《诗经》赋、比、兴的兴起与诗乐功能[J]. 李辉. 诗经研究丛刊. 2015(03)
- [9]郑玄“比兴”观浅析[J]. 袁长江. 诗经研究丛刊. 2003(01)
- [10]浅谈郑玄的以礼注诗[J]. 吴鸥.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