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体”到“沈宋体”的声律演变
黄震云高薇
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摘要:近体诗发端于沈谢,成于沈宋,主要是在乐府诗创作中完成的,深入认识永明体到沈宋体的发展过程,也是对乐府诗声律演变人生的深化。通过对"永明体"、"上官体"、"沈宋体"的代表作家作品的全面细致考察发现,格律诗的句式篇制以四句八句"约句准篇",前后基本相同,八句以上前者还在探索,后者盛行与科举的试律有关。五言七言亦为"永明体"、"上官体"、"沈宋体"的共同实践,但沈宋高出十个百分点,并且没有三言、四言,六言很少,而"永明体"诗中七言占百分之三十,其余分布均匀,说明只有趋向,没有定制。用韵上,沈宋的诗有萧、麻、文、删、覃,谢胱的"永明体"没有出现过,表明"永明体"防止八病创造的"格律诗"的时候用韵实践有限。沈、宋对于平声韵的运用频率近乎百分之五十,说明这时诗学声律的发展运用趋于完备。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近体诗定型首功归于“沈宋”考论[J]. 蔡丹君. 唐宋历史评论. 2019(01)
- [2]永明升平政治图景的建构与解构——兼谈“永明体”创作之政治动因[J]. 张子尧. 燕山论丛. 2023(01)
- [3]永明体到近体句内声调对立规则的嬗变——以“蜂腰”与“二四异声”为代表[J]. 陆泉宇. 数字人文. 2023(01)
- [4]诗9首[J]. 安遇. 诗探索. 2021(02)
- [5]编辑后记[J]. 吴相洲. 乐府学. 2006(00)
- [6]论永明体的出现与音乐之关系[J]. 吴相洲. 中国诗歌研究. 2002(00)
- [7]论《新唐书》对唐代诗史的宋型建构——以“沈宋”、杜甫传论为中心[J]. 陶慧. 中国诗学研究. 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