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后的成熟——原型批评视角下的《小红帽》意象分析
武传强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摘要:一则流传三百年的童话《小红帽》,因时代距离淹没了它的本来面目,历史的发展始终左右着这则童话的主题,但其主线仍是各种意象的组合,这些意象组合依旧坚守着它们的角色。意象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隐含的深意,从原型批评视角对《小红帽》中的诸种意象:小红帽、葡萄酒、面包、森林、猎人、野狼作逐一分析,探究《小红帽》的题旨,为我们理解这则童话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世界文学
- 分类号:
I106.8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佩罗版《小红帽》与格林版《小红帽》的比较研究[J]. 彭懿. 中国儿童文化. 2009(00)
- [2]“小红帽”文本及其图像中的两性关系[J]. 李玉平. 文学与图像. 2024(01)
- [3]双重视角的忧伤之梦——解读《小红帽》[J]. 徐妍. 中国儿童文化. 2005(00)
- [4]怪女孩的叛逆之旅:《曼哈顿的小红帽》[J]. 赵智利.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