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对日本近世时期町人体面意识的考察

苏民育

  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日语系  

摘要:体面意识最初是在武士社会中作为武士"义理"(羲理)的原始形态形成的。那时的体面意识是以个人关系之间的互相信赖、好意回报为前提的单纯的名誉意识,名誉意识和对社会的意识还处于未分化的状态。近世中期以后,随着商业组织的发展,个人名誉在町人社会中显得愈加重要,一旦名誉受损,将无法在町人社会生存。近松在作品中将本属于武士"义理"的体面意识移入町人的社会生活中,并将其从"义理"中分离出来,用专有名词"一分"表示。町人的"一分"和武士"义理"的体面意识相比,虽然其基本含义没有什么变化,但它是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的,与个人的商业信誉密切相关,这一点和武士的体面意识明显不同。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世界文学

  • 分类号:

    I313.06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62 页码:206-212 页数:7 大小:385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