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中国建筑史上的圆形草庐初探

顾凯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一种特殊的圆形草庐,以茅草材质、圆形平面、穹窿结顶、拱形门洞为特征,零散出现于各种绘画、记述、石窟壁画和雕刻等间接资料中,与常规的木构建筑形态形成鲜明对比。本文通过对各种形象与文字案例的分析,并结合印度犍陀罗的相关形象例证,可考证这种"圆庐"有着外来原型,是随佛教而传入,并有着禅修作用及象征意义;而这种外来的圆庐在中国也存在着本土化的现象,一些类似营造也可能与此相关。这一初步研究对圆庐这种简单原始营造在建筑史研究上的意义与可能提出了新的认识,并对中国古代建筑史中的多样性问题、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解。 
  • 专辑:

    理工C(机电航空交通水利建筑能源)

  • 专题:

    建筑科学与工程

  • 分类号:

    TU-092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416 页码:24-39 页数:16 大小:14058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