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非洲的焦虑——阿契贝的本土表述
高文惠
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阿契贝将写作视作自我界定。为了纠正欧洲文本中被扭曲了的作为客体的非洲形象,阿契贝自觉承担了非洲历史学家的使命。他的创作通过对过去的回忆直面非洲的焦虑,找回非洲的自我属性。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在对现实的关照中,阿契贝的视野是广阔的,笔调是冷峻犀利的。虽然其文本往往并没有提供社会问题的最终答案,但问题的敞开已足以使阿契贝的创作超越文学自身,具有了巨大的现实意义。
- 专辑:
政治军事与法律;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世界文学
- 分类号:
I437.074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阿契贝的种族政治批评与非洲主体性建构[J]. 秦鹏举. 外国语文论丛. 2022(02)
- [2]如何拼写出非洲真正的名字——钦努阿·阿契贝《非洲的污名》述评[J]. 赖丽华. 非洲研究. 2019(02)
- [3]当代非洲的知识精英与人民未来——以钦努阿·阿契贝《人民公仆》与《荒原蚁丘》为例[J]. 秦鹏举. 外语学界. 2020(00)
- [4]在旅途中成长——阿契贝儿童小说《契凯与河流》中的文化身份认同探究[J]. 陈健. 东方文学研究集刊. 2023(00)
- [5]论《瓦解》中的声音景观与声音帝国主义[J]. 王仕昕. 外国语言文学评论. 2023(00)
- [6]阿契贝的种族政治批评及其文化语境考察[J]. 秦鹏举. 非洲语言文化研究. 2022(02)
- [7]从《神箭》看非洲部族文化衰败的三个层面[J]. 李明英.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2016(00)
- [8]从阿契贝的《瓦解》看文明的冲突[J]. 张湘东.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01)
- [9]成长中的非洲新女性——阿契贝《荒原蚁丘》小说人物比阿特丽丝形象浅析[J]. 李莉. 非洲研究. 2011(00)
- [10]文明的复魅与祛魅:对阿契贝《瓦解》的文化解读[J]. 徐从辉,李梦云.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2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