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为“源流之学”树立典范——评钱志熙先生《唐诗近体源流》

张晓伟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  

摘要:<正>新时期学术已届四十年之久,学者采用的学术方法多彩纷呈,并已形成了若干重要的学术路径。仅就唐诗而言,在八十年代,通过历史考察来解释某一方面的诗歌史真相,似是通行做法。考据之作,也大都是大处着眼。待各方面的成果渐多,考据与理论便大体分途。对古代一家或一种现象的专门研究,也越来越多。而较为"老派"的历史源流考察,不大被当成一种固定的学术方法来对待,似乎是自然而然隐含在学术创造中的。但是考察现代学术历程,历史源流的梳理实为中国文学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钱志熙先生对此方法显然有着许多自己的思考,他出版于2015年的著作《唐诗近体源流》,是一部从诗体角度研究唐代近体诗史的力作。此书先是从理论上论述了诗体在古代诗歌研究中的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下载
  • 在线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66 页码:323-334 页数:12 大小:588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