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数字人文”的文学批评实践:进路与反思
但汉松
南京大学英文系
摘要:在"数字人文"的研究浪潮进入欧美人文学科之后,如何将文学批评与数字人文进行有益结合,是一个亟待思考的议题。本文回顾了在近几十年来自然语言处理和基于语料库和话语/叙事分析的文学文体学的发展,指出面向文学研究的数字人文应该继承但有别于这些领域已经做出的跨学科尝试。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的文学批评可以充分借助人工智能中机器学习的方法,并在一种弗朗西斯·培根式"新工具"的思维下,开展对于海量文本内部与外部模式的勘察。这样的文学批评最后并非是彻底走向"远读",或者将阐释的任务交给"自动化"的学习算法来完成,而是让机器阅读成为对传统阅读的一种激发与挑战。构建一种具有独特的数字化思维,但又根植于传统文学批评观念和认知模式的新型文学批评,是本文无法给予回答但迫切希望能展开讨论的议题。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文艺理论
- 分类号:
I06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远读的系谱[J]. 泰德·安德伍德,伊豆原英悟. 数字人文. 2020(02)
- [2]经典、细读与方法的演变[J]. 马修·威尔金斯,陈大龙. 数字人文. 2022(04)
- [3]数字人文及其在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应用[J]. 马修·威尔金斯,陈大龙. 数字人文. 2022(04)
- [4]数字人文:全球化时代人文学术的新范式[J]. 王宁. 认知诗学. 2023(01)
- [5]文学、文化、全球化和数字人文的背景研究[J]. 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路易斯·奥·瓦斯瓦利,敬淇钧. 外国语文论丛. 2023(02)
- [6]“数字人文”在高校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表征[J]. 王金玲. 数字人文. 2024(01)
- [7]数字人文与数字艺术史——艺术史学科的重建与反思[J]. 李斌,罗倩文. 艺术学界. 2024(01)
- [8]文学研究者“本地数据库”建设刍议[J]. 赵普光,石珠林.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2(04)
- [9]接受·整理·生成——“数字人文”视域下文学研究方法转型的初步探讨[J]. 尹倩. 数字人文. 2020(03)
- [10]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研究:现状与未来(2015~2019)[J]. 龙晓翔,胡牧. 翻译与传播.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