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礼融合”论《聊斋志异》人伦之美
黄丽卿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学系
摘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所书写的女性生命之存在价值,大抵都有着"情礼融合"的价值意涵,但此一意涵并非制式、定格的,而是有着"因情适变"的思维与态度。因为有这样思维,使得这些女性在面对现实问题、情爱危机、家庭变故以及礼教规范等问题时,这些女性都能觉醒,经由"因情适变"的自主选择,而体现出"情礼融合"的生命价值意涵。但她们的改变并非颠覆传统伦理、脱离家庭秩序,而是在传统人伦关系与社会情境的变动中,重新透过"因情适变"与"情礼融合"来实现出生命的价值意涵,真正展现出人格美中"人伦之美"的典型。准此,本文将先探讨蒲松龄之"情礼融合"与"人伦之美"的写作理想,就此来探究《聊斋志异》中所体现"情礼融合"的"人伦之美"生命真谛,进而将《聊斋志异》中所要建构"人伦之美"的价值意涵彰显出来。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419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聊斋志异》医者叙写反映的古代中医特点[J]. 杨玲,马榕.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2(00)
- [2]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对人生困境的超越[J]. 郑炜华,王晓燕,王忠禄.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2(00)
- [3]《聊斋志异》中的医者叙写与蒲松龄的中医思想[J]. 杨玲,马榕. 华夏文化论坛. 2012(01)
- [4]《聊斋志异》与酒[J]. 杨玲.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3(00)
- [5]《聊斋志异》中的痴人痴情[J]. 傅满仓,史国良.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4(00)
- [6]关于《聊斋志异》“异”之话语[J]. 蔡九迪,任增强. 汉风. 2017(00)
- [7]论《聊斋志异》医学叙事中的人文精神[J]. 窦可阳,张庭恺,谷莉娜.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 2024(01)
- [8]图中戏:晚清如何阅读《聊斋志异》[J]. 林文州. 文学与图像. 2024(02)
- [9]“映日荷花别样红”——《聊斋志异》女性意识分析[J]. 牛宏岩. 中国文化论衡. 2018(01)
- [10]试谈《聊斋志异》中的“书斋”意象与书生身体[J]. 陈晓屏. 文学前沿.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