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梁陈”时期诗人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
魏鸿钧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本文以"数理统计法"研究齐梁陈时期各韵部的历时演变以及分合条件。除在前人的基础上讨论"止、蟹、效、遇"四个韵摄的分部情况外,也对"歌戈、麻"二分的问题,"东冬钟江""屋沃烛觉"的合韵及拟音,"青、锡"独立;"文殷、物迄、微"的游移性质,"元部三等" a元音央化等问题提出看法。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中国语言文字
- 分类号:
I207.22;H11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齐梁调”探秘[J]. 龚祖培. 文学评论丛刊. 2013(02)
- [2]论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及其具体表现[J]. 钱志熙. 励耘学刊(文学卷). 2005(01)
- [3]“诗学汉魏”而“律近齐梁”——唐诗复古未竟其功原因探考[J]. 陈友冰. 唐代文学研究. 2006(00)
- [4]犹带齐梁:论初唐对梁代七古的转换[J]. 李燊. 华中学术. 2023(04)
- [5]论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及其具体表现[J]. 钱志熙. 唐代文学研究. 2006(00)
- [6]新诗用韵问题再考察——以民国时期关于诗的用韵之争为讨论中心[J]. 潘建伟. 学衡. 2021(02)
- [7]法式善及其家族诗人汉文诗歌的用韵研究[J]. 王冲. 中国文字研究. 2022(02)
- [8]中古墓志铭用韵中的方音现象[J]. 邱光华.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 2022(02)
- [9]从用韵再论《二十四诗品》的产生时代与作者——代答张柏青教授[J]. 徐朝东. 古籍研究. 2002(02)
- [10]从诗词用韵看支思部的独立[J]. 李蕊.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