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近体诗、古体诗用韵比较研究
李蕊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唐代近体诗、古体诗用韵有别,仅就平声韵而言,古体诗比近体诗少8个韵部,东钟合并、支微合并、鱼虞合并、皆咍合并、真文合并、宵肴合并、庚青合并、盐咸合并。古体诗用韵更加宽泛,通押频次和通押关系远多于近体诗,近体诗用韵基本与《广韵》独用、同用例相合,反映了唐人功令,古体诗用韵则更多反映了当时的实际语音系统。通过二者的比较,有助我们蠡测唐代的韵母系统。学者们在利用唐诗做汉语语音史的相关研究时,应区别对待这两种材料。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史
- 分类号:
I207.22;K24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宋代徽州詞人特殊韻例之研究——兼質疑“宋代徽語”[J]. 楊曦,徐朝東. 文献语言学. 2020(02)
- [2]王梵志詩歌異調通押現象辨析[J]. 李斐. 汉语史学报. 2013(00)
- [3]元代南戏中支鱼通押现象探究[J]. 刘云憬,彭再新. 南大戏剧论丛. 2017(02)
- [4]宋代四川诗文用韵阴入通押所反映的通语与方音现象[J]. 刘晓南. 励耘学刊(语言卷). 2011(01)
- [5]阮大成古体诗用韵研究[J]. 李绪东.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04)
- [6]李賀詩中轉韻現象及其體式意義[J]. 王佳琪. 古籍研究. 2022(01)
- [7]金代北曲用韵考[J]. 刘云憬. 南大戏剧论丛. 2014(01)
- [8]张韬《续四声猿》辞章论析[J]. 叶天山.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20(00)
- [9]《詞林正韻》的文獻來源及語音史價值[J]. 倪博洋. 词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