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的跨时空释译——《宋明理学哲学导论》介评
赖文斌胡翠娥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开大学江西省2011朱子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正>一、引言宋明理学是儒家哲学传统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前后经历了几百年,涵盖众多思想和人物,也被称为"道学"。它不仅在中国和东亚产生过并继续产生重要作用,而且在欧美等国也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新成果的不断出现,对于宋明理学研究也自然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宋明理学概念的厘定,如它与新儒学、道学、理学等关系;二是如何从哲学层面对其作出更为深入的理解和阐释,因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哲学
- 分类号:
B244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我的宋明理学研究[J]. 张立文. 朱子学刊. 1990(00)
- [2]当代宋明理学研究热点与演变趋势分析——以近30年来的期刊文献为样本[J]. 张力元,毕梦曦,王军. 数字人文. 2022(02)
- [3]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蔡方鹿先生印象[J]. 张怀诚. 哲学探索. 2021(01)
- [4]《哲学导论》后记[J]. 孙正聿.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09(00)
- [5]哲学的当下与未来——张祥龙《中西印哲学导论》思想要义述评[J]. 蔡祥元.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3(01)
- [6]何者哲学,如何导论?——试析张祥龙先生《中西印哲学导论》的“范式突破”[J]. 朱刚.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3(01)
- [7]“哲学导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J]. 牛尧. 学术与实践. 2024(01)
- [8]面向通识人文素养培育的“哲学导论”课程建设与思考[J]. 徐竹. 通识教育评论. 2022(02)
- [9]《哲学通论》后记[J]. 孙正聿.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09(00)
- [10]中国哲学的特质及其特殊价值的阐发——读周海春教授《中国哲学导论》[J]. 李强.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