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古文字形体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特殊作用——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之2500常用字为例

王伟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汉字的表意性质决定了字形与字义密切相关,而古汉字形体图画意味强,更接近其所代表的事物。《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一级2500常用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共计518个,占比20.72%,形声字更多达1920个,占比76.8%;形声字中排名前十的11个部首辖字共计872字,占2500常用字中1920个形声字的45.4%;对外汉字教学中有效利用古汉字形体,适度增加一些学习古文字的内容,不仅认字识字效率会提高,而且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汉字的结构及流变,厘清汉字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提升词汇量,同时能使学习者同步了解汉字所承载的古代文化信息,从而激发和保持其学习汉字和汉语的兴趣。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语言文字

  • 分类号:

    H195.3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17 页码:160-173 页数:14 大小:923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