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精神的发掘与传承
韩经太
摘要:<正>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诗三百"是一个最富于经典意义的词语。从作为"五经"之首的《诗经》三百零五篇,到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及世间层出不穷的"三百首"选本系列,千百年来,伴随着经典的大众化普及,同时也伴随着普通受众的经典化诉求,一种堪称"三百首"诗学精神建构史的历史进程,在历代诗词选家的自觉推动下,无形而又有序地一直延伸到新世纪的今天。今天的时代,是一个高度关注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神之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看似寻常最奇崛——读中华书局点校本《毛诗传笺》[J]. 曹明升.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9(01)
- [2]清代四言诗四家论略[J]. 陈国安.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2(01)
- [3]清初四言诗六家论略[J]. 陈国安.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2(02)
- [4]中国早期诗歌与“寺”之关系[J]. 周苇风. 中国诗歌研究. 2013(00)
- [5]浅谈“诗三百思无邪”[J]. 向熹,唐智燕. 诗经研究丛刊. 2012(00)
- [6]唐代诗歌的传播与音乐的关系[J]. 陶涛. 古籍研究. 2006(01)
- [7]苏州弹词与格律诗的吟诵[J]. 程毅中.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02)
- [8]《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序[J]. 王运熙. 古籍研究. 1995(02)
- [9]《诗三百》与孔子的诗学理念[J]. 石玲. 齐鲁文化研究. 2002(00)
- [10]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孔子删《诗》相关问题[J]. 徐正英. 诗经研究丛刊.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