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高校德语专业八级考试的思政功能
郑峻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以《德语专业教学指南》提出的"能力要求"为依据,通过观察评价和数据归纳的方法,梳理2009—2019年德语专业八级真题中的德语国家国情及"中国故事",分析对"国情研判能力"及"跨文化能力"测试的落实性,进而探讨该考试对人才培养的思政导向。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外国语言文字
- 分类号:
H33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论德语专业本科口译课的教学与教学设计[J]. 李文哲.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01)
- [2]全球化背景下中德德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肖璐璐,王雪梅. 中国外语研究. 2017(01)
- [3]有关德语专业教学三语习得的现状研究[J]. 陈鹤. 首都外语论坛. 2014(00)
- [4]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杨武能教授访谈录[J]. 沈彬彬. 华西语文学刊. 2016(01)
- [5]项目式教学在德语专业二年级《基础德语》课的探索与应用[J]. 赵国伟.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2)
- [6]现实模拟——对一门德语课程的介绍与分析[J]. 何涛. 首都外语论坛. 2006(00)
- [7]德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李文哲.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S1)
- [8]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汽车、工业”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 赵国伟.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01)
- [9]德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考核手段改革初探[J]. 张晓琳.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03)
- [10]文化学理论框架下的德语国情教学理论与实践[J]. 郭祺. 当代外语教育. 2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