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刘建江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感性与对象性、感性与活动、感性与异化、感性与解放这4个方面展开了对感性概念的探讨。基于对感性的重新理解,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黑格尔的思辨理性哲学、国民经济学,以及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的共产主义。通过以对象性的原则规定感性,并且以感性的方式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范畴的能动性和活动性原则所包含的纯粹抽象性和虚妄性的改造,马克思把感性从纯粹的理论领域导向感性的人的对象性活动领域,实现了感性从感性直观、纯粹活动到(感性)对象性活动的飞跃。以感性的经济现实为基点,通过对感性的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强调,马克思的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和政治学批判有机地融为一体,彰显了其哲学革命的独特范式。
关键词:
- DOI:
10.16762/b.cnki.mkszyzxyj.2021.02.007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政治军事与法律
- 专题: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A811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自然法[J]. 吴允通.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0(01)
- [2]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开端与基石[J]. 蔡佳容,胡海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02)
-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存在“超越论”思想[J]. 吴仁平,敖琴.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6(02)
- [4]在共同体中实现善好生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个体与共同体关系新论[J]. 李毅琳.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0(04)
-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辩证法”——从康德哲学的观念看[J]. 钟锦.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4(01)
- [6]批判与出路:新时代解决“人的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问题”的批判[J]. 代金平,卢成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 2020(01)
-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反贫困思想初探[J]. 薛美芳,张文婷. 法大研究生. 2021(01)
- [8]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观的伦理意蕴[J]. 廖尔立.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20(03)
- [9]反贫困与生命政治的批判——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J]. 刘增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01)
- [1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本质论[J]. 吴宁,丁凯雯. 劳动哲学研究.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