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语
摘要:<正>虽然2021年第一期刊物姗姗来迟,但值得安慰的是,呈现给读者的是更丰富更精彩的内容。过去的一年波折起伏,国内的数字人文研究却仍在迅猛发展,新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纷纷成立,还出现了新的数字人文刊物。过去的这一年中,在许多学界朋友的温暖鼓励和热心支持下,我们的编辑风格和学术质量更加成熟,栏目设置也更趋稳定了。鉴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学科交叉性质,一系列学术规范与评价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怎样认定数字人文的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和学术视野?如何评鉴具体的数字人文研究的价值和学者的学术贡献?开展数字人文研究所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数据库、平台和工具的开发,如何能被认定为人文学术研究成果?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 专题: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
- 分类号:
+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魏希德:数字人文研究的问题意识[J]. 魏希德,郭华苓,徐嘉泽,郑晴心. 数字人文. 2020(03)
- [2]征稿启事[J]. 本刊编辑部. 数字人文. 2020(03)
- [3]编后语[J]. 数字人文. 2020(04)
- [4]征稿启事[J]. 本刊编辑部. 数字人文. 2020(04)
- [5]征稿启事[J]. 本刊编辑部. 数字人文. 2021(02)
- [6]数字人文部分相关资源简介[J]. 任平. 数字人文. 2021(03)
- [7]编后语[J]. 数字人文. 2021(03)
- [8]征稿启事[J]. 本刊编辑部. 数字人文. 2021(03)
- [9]征稿启事[J]. 本刊编辑部. 数字人文. 2021(04)
- [10]征稿启事[J]. 本刊编辑部. 数字人文. 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