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札記二則
李琦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古籍研究所,“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
摘要:本文對東周時期的兩篇銘文進行研究,認爲濫公鼎作器者名中所謂“脂”字應改釋爲“■”字;新公布的一件青銅戈,其作器者名中所謂的“令”字應改釋爲“丏”字。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语言文字; 考古
- 分类号:
K877.5;H121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金文“■”字再考[J]. 张世超. 中国文字研究. 2016(02)
- [2]戰國金文“冶”字構形的幾點新見[J]. 崔智博. 历史文献研究. 2021(02)
- [3]金文“亞祖”考[J]. 胡寧. 青铜器与金文. 2021(02)
- [4]《楚辞》新解一则——“稻粢■麦”之“■”与金文甲骨之“■”[J]. 黄锡全. 中国文字学报. 2020(00)
- [5]利用异文校释金文两则[J]. 秦晓华. 古文字研究. 2016(00)
- [6]據楚簡說金文及《酒誥》“衋”字[J]. 黄傑. 青铜器与金文. 2017(00)
- [7]戰國金文中介詞“以”的初步研究[J]. 孫志豪. 出土文献语言研究. 2023(01)
- [8]霸姬盤、盉“報”字釋義——兼釋“復”字[J]. 梁月娥.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02)
- [9]释金文的“■”字[J]. 连佳鹏. 郭沫若研究. 2024(00)
- [10]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應讀爲“祈”[J]. 劉雲.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