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象性活动”原则的确立及其对后形而上学视域的开启
潘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要:“对象性活动”是贯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根本原则,但这一原则的本质效应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长期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实际上,马克思通过它完成了对费尔巴哈“感性对象性”原则和黑格尔“活动”原则的双重扬弃,并由此开启了后形而上学视域。随着“对象性活动”原则的展开,“人”“自然”“社会”“历史”等范畴具有了新的存在论性质,通过对这些范畴存在论性质的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独特的后形而上学性质和意义得到呈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政治军事与法律
- 专题:
哲学;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B03;A81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对象性存在视域的“科学—技术—工业”分析范式及其意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J]. 刘冠军.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5(04)
- [2]论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对象性方法[J]. 杨园. 劳动哲学研究. 2023(01)
- [3]异化、受动、交互受动[J]. 弗兰克·费舍巴哈,唐杰.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07(00)
- [4]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J]. 刘建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02)
- [5]马克思论人的受动性——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 闫青会,王玉忠.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9(00)
- [6]梅洛-庞蒂和马克思对历史的一般看法及相关契合点:一个现象学的考察[J]. 郑争文.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13(00)
- [7]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观的伦理意蕴[J]. 廖尔立.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20(03)
- [8]“科学—技术—工业”作为资本存在的积极扬弃——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J]. 刘冠军.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7(04)
-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自然法[J]. 吴允通.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0(01)
- [10]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开端与基石[J]. 蔡佳容,胡海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