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恰慈在现代中国的交游、事迹及其著述的译介和反响
陈越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摘要:<正>艾·阿·瑞恰慈(Ivor Armstrong Richards)1是英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教育家,为剑桥大学现代英语文学课程的开创者之一,“实用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新批评”学派的主要理论先驱,对20世纪英语世界的文学批评和文学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他也是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曾多次来到中国讲学,与中国学人时相过从,并多有交流与合作,他的文艺思想也经由中国学者的译介而得以传播,由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本文对瑞恰慈访华经历及其在现代中国的交游、授课与演讲、《科学与诗》等著述的译介和反响等史实略作钩沉和梳理,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世界文学; 外国语言文字
- 分类号:
I561.06;H315.9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现代中国的诗朗诵与朗诵诗[J]. 康凌. 文学. 2019(01)
- [2]细读之初的统计分析[J]. 五十岚洋平,汪蘅. 数字人文. 2022(03)
- [3]论《木偶奇遇记》在现代中国的接受与变异[J]. 周小娟.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8(02)
- [4]时差、误读与颠倒——张竞《现代中国与“恋爱”的发现》试评[J]. 彭英龙. 文化研究.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