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通识人文素养培育的“哲学导论”课程建设与思考
徐竹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要:“哲学导论”是一门旨在培养通识人文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建设好这门课,实现哲学专业教育的积累向哲学通识教育的优势转化,华东师范大学文史哲大类平台课程“哲学导论”在三个方面上做出了探索。一是从基本的哲学问题和困惑出发,而非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二是发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势,实现“讲授—实操—反馈”三元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三是建设偏重质性评估的过程性评价体系。这些都为通识人文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哲学; 高等教育
- 分类号:
B0-4;G642.3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哲学导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J]. 牛尧. 学术与实践. 2024(01)
- [2]《哲学导论》后记[J]. 孙正聿.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09(00)
- [3]哲学的当下与未来——张祥龙《中西印哲学导论》思想要义述评[J]. 蔡祥元.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3(01)
- [4]何者哲学,如何导论?——试析张祥龙先生《中西印哲学导论》的“范式突破”[J]. 朱刚.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3(01)
- [5]《哲学通论》后记[J]. 孙正聿.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09(00)
- [6]中国哲学的特质及其特殊价值的阐发——读周海春教授《中国哲学导论》[J]. 李强.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7(02)
- [7]宋明理学的跨时空释译——《宋明理学哲学导论》介评[J]. 赖文斌,胡翠娥. 朱子学研究. 2019(02)
- [8]思想的起兴与辩证法的舞蹈——体会《哲学通论》[J]. 邹诗鹏.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