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美、诸完美与世界中的行动个体——莱辛《理性基督教》读解
张辉
北京大学中文系
摘要:<正>莱辛(1729—1781)留下的神学文献,最受到关注者大多与“赖马鲁斯残稿之争”特别是“与葛茨之争”相关。①写于一七五三年的《理性基督教》一文乃是他的遗稿,只有未写完的区区二十七节,貌似无足轻重。②但这篇格言体的短文,却从标题到内容本身都不容小觑。如果说,理性和宗教这两个主题词赫然出现在标题中,就已然将时代的最深刻矛盾和盘托出;那么,理性并未与基督教(宗教)对置或并置,而成为其突兀的修饰词,这本身就构成一个巨大的疑问号。很显然,莱辛以他非同寻常的方式把我们带到了启蒙的核心问题之中。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世界文学
- 分类号:
I106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遠藤周作における日本的精神風土の影響について——「海と毒薬」から「沈黙」へ[J]. 史军.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11(00)
- [2]矛盾中的艰难探索——关于福克纳小说中的救赎[J]. 魏巍. 文学研究. 2016(01)
- [3]重温民国学术遗风——评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J]. 李羚瑞.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5(01)
- [4]超越存在与达成永恒:基督教维度中的福克纳时间哲学[J]. 王钢.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12(02)
- [5]浅论网络奇幻文学中基督教元素的相关形象及成因[J]. 翟羽佳,吕佳泽. 网络文学研究. 2022(02)
- [6]莎剧与基督教:《哈姆雷特》鬼魂身份之研究[J]. 左梓钰. 法大研究生. 2017(01)
- [7]中国学术界的“圣经学”:回顾与展望[J]. 钟志邦. 圣经文学研究. 2012(00)
- [8]文本与理解:“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经典与诠释”国际研讨会述评[J]. 田海华. 圣经文学研究. 2010(00)
- [9]我所见到的上海(续)[J]. E.C.裨治文,钟鼎. 都会遗踪. 2010(02)
- [10]希伯来圣经先知书中的“上帝”[J]. 杨慧. 圣经文学研究. 2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