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人工智能与脑工的未来

刘方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室  

摘要:<正>美国人詹姆斯·巴拉特把人工智能称作人类“最后的发明”,库兹韦尔等又用“奇点(Singularity)”来描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未来;我则比较认可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安德鲁·麦卡菲用“第二次机器革命”对人工智能所做的描述和定位:人工智能引发的就是现代机器第二次智能自动化革命,而马克思对现代机器第一次革命即能量自动化革命做了系统而卓越的考察,其基本结论是:运用能量自动化机器(蒸汽机等)进行的Maschinenarbeit代替了人类传统的Handarbeit——从已有中文翻译看,Maschinenarbeit译作“机器劳动”,Handarbeit或译作“体力劳动”,或译作“手工劳动”,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经济与管理科学

  • 专题:

    自动化技术; 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

  • 分类号:

    TP18;F49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下载
  • 在线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67 页码:378-388 页数:11 大小:357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