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为何发酵茶觉醒中国精神
袁乐辉齐霞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摘要:茶文化演进至今,蕴含了先民制茶技艺的经验和智慧,也体现了人类品饮方式的变迁与创新。尤其明代发展出冲泡饮茶方式的同时,也自然渐进了茶叶加工技术的创制发展,并因工艺经验的娴熟积累,精制出一种名为红茶的发酵茶。正是这种发酵茶推动了中国茶的外销传播与产业发展,不仅使茶成为“一叶百味”的世界美物,还外延化了中国茶的工艺创制和举世美誉。在某种意义上,它丰富了人们生活的闲情娱乐,也叙事了中国茶道的应时创新精神,并反映了中国茶文化发展的衍变历程。显然,从功用主义的人类学角度看,结合茶的区域农作与工艺技术、人的需求审美和生活趣事以及中西交往及全球互动等方面可阐述发酵茶觉醒中国精神的始因。
- 专辑:
经济与管理科学;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一般服务业
- 分类号:
TS971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从日本红茶引进史看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J]. 游衣明,孙璇. 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 2016(00)
- [2]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中国茶文化东亚传播研究——以日本为例[J]. 赵艺,林玥秀. 燕山论丛. 2023(02)
- [3]略论中国茶文化及其现实经济意义[J]. 苏庆祥. 孔学研究. 2000(00)
- [4]南京茶文化刍议[J]. 潘彬彬,姜忠杰. 南京学研究. 2024(01)
- [5]明代浙江文人茶书考[J]. 刘杭. 杭州文博. 2005(01)
- [6]茶说[J]. 中国陶瓷设计. 2014(06)
- [7]释皎然茶道的美学意蕴[J]. 贾静. 中国美学. 2016(01)
- [8]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茶文化探讨[J]. 郭峰. 华中人文论丛. 2011(02)
- [9]从茶道看日本文化与日本社会[J]. 李卓. 日本研究论集. 2005(00)
- [10]论三峡茶文化数据库的研建[J]. 刘芳. 三峡文化研究.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