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国汉诗的声音美学研究
安大会刘阳洋
韩国成均馆大学
摘要:论文关注汉诗中的要素——声音。汉诗中的声音不仅是音韵的符号,而且代表了特定的含义。汉诗中被放大的声音,还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觉。据此,本文分析了韩国汉诗主要流派以及诗人诗作中的声音美学。第一节论述声学效果普遍存在于诗歌中,并且讨论这些声学效果是否同样表现于汉诗中。第二节以海东江西诗派和三唐派诗人为例,阐述在理解特定的作家诗作时,或在追踪诗史变化过程中,声音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尺。第三节举例明示在汉诗中如何调谐本土语言,塑造声音效果,并分析汉诗作品中声音的应用技巧。通过以上分析,证明声音的效果能使诗人强化汉诗含义,从艺术层面达到较高的水准。本论文分析了韩国汉诗中关注声音和音韵的一些例子,笔者期待这种分析也能扩大应用到一般的诗歌分析中。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世界文学
- 分类号:
I312.607.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东亚汉诗研究的新动向——“东亚汉诗史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王培刚,吴留营. 东方学术. 2024(01)
- [2]梁启超旧体诗与金泽荣汉诗比较研究[J]. 金贤珠,王成志. 近代中国. 2024(01)
- [3]从越南四所寺院看汉诗在域外的生存[J]. 王小盾,黄岭. 东亚汉诗论丛. 2024(00)
- [4]韩国汉诗中所反映的“家族”与其意义——以朝鲜儒士金聃寿为中心[J]. 郑羽洛. 东亚汉诗论丛. 2024(00)
- [5]清代琉球人在北京的汉诗写作[J]. 夏敏. 东亚汉诗论丛. 2024(00)
- [6]代序:汉诗何以东亚,东亚汉诗何以成史——东亚汉诗研究的基础、结构、视角及思考[J]. 严明. 东亚汉诗论丛. 2024(00)
- [7]中日古代流散汉诗及其特点——以唐诗及五山文学汉诗为例[J]. 国晖,张晓希. 东方丛刊. 2010(03)
- [8]富士山汉诗中的神化叙事[J]. 唐千友.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7(03)
- [9]高丽汉诗兴盛原因的再探讨[J]. 刘强.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 2012(00)
- [10]越南古汉诗选辑[J]. 孙士觉.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