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先生论中华文明价值观
魏彦红
衡水学院
摘要:陈来先生认为,中华文明的宇宙观是强调连续、动态、关联、关系、整体的观点,这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偏好。关联宇宙、一气充塞、阴阳互补、变化生生、自然天理、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他总结了中华文明不同阶段价值观的表现:早期文明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重孝与崇德;轴心时代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崇仁与尊礼;古代儒家道德体系主要表现为四德与五常。中华文明价值观呈现出责任先于权利、义务先于自由、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天人合一高于主客二分的特点。陈来先生强调了“仁”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并成为人类最根本的共同价值。他对中华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崇德尚仁、利群贵和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广大悠久、一统多元是中华文明的特征和特性;刚健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协和万邦、世界大同是中华文明的社会理想和世界理想。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文化; 哲学
- 分类号:
G122;B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J]. 夏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7(03)
- [2]中华文化的行动力——《中华文化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评介[J]. 肖磊. 文化发展论丛. 2020(00)
- [3]主持人语 文明互鉴: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生动实践[J]. 张宏锋.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3(02)
- [4]以包容和谐思维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J]. 汪霏霏. 中国文化论衡. 2017(02)
- [5]从孔子学院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J]. 沈蓓蓓.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2(00)
- [6]北京文化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J]. 高凯军. 首都博物馆丛刊. 2005(Z1)
- [7]中华海洋文化特质及其现代价值[J]. 张开城.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 2013(00)
- [8]中华文化[J]. 文化发展论丛. 2013(01)
- [9]第十七届科举学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 王铭璇. 科举学论丛. 2019(02)
- [10]论中华文化的当代使命[J]. 隋云鹏.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