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的诗歌”:媒介、技术及人工智能
霍俊明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
摘要:<正>信息技术、短视频、数字经济、快递生活、大数据扫码、电子政务App平台已经无时不在,至于快速更新迭代的人工智能尤其是ChatGPT的出现更是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剧烈冲击。每个人都是屏幕化、数字化和拟像迅速膨胀时代的偶然性碎片,“计算机焦虑”和“手机依赖”同时存在,而信息云时代每个人都仍认为自己区别于他人,但是当你和其他人一同出现在机场、高铁、地铁、公交以及一起低头刷屏的时候,不期然就成了集体复制品。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文艺理论; 自动化技术
- 分类号:
I052;TP18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器与道——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应该放弃传统还是回归传统[J]. 余春娜. 动漫研究. 2025(02)
- [2]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发展趋势[J]. 李改婷,刘童飞. 传媒与艺术研究. 2024(03)
- [3]灵韵的诞生:人工智能诗歌阅读、评论与写作的实验民族志[J]. 巴胜超,李海雪.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23(01)
- [4]从亚像似符理论看人工智能艺术生成趋势[J]. 申一方. 符号与传媒. 2023(02)
- [5]人工智能写作对写作教学的启示[J]. 郭垚. 中国创意写作研究. 2023(01)
- [6]从记忆形态的转变看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的时间性——以人工智能“微软小冰”的诗歌创作为例[J]. 蒋好霜. 都市文化研究. 2023(02)
- [7]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文化产业数字化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J]. 王秀伟. 数字文化产业研究. 2024(02)
- [8]人工智能赋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场景、现实挑战与推动策略[J]. 刘芳,吕洪.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2024(02)
- [9]人工智能环境下动漫创作核心能力转化研究[J]. 矫强. 动漫研究. 2025(02)
- [10]使用人工智能提升人类认同[J]. 王从余,翟崑,彭凯平.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