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观新探
徐婷
苏州大学文学院
摘要:刘勰崇雅黜郑的乐府观,在《文心雕龙》中主要表现为:(1)将乐府与《诗》相区别,视其为一种本于《诗》而后独立发展的配乐韵文体;(2)认同西周“礼乐刑政”一体之思想,强调乐体之声与乐心之诗均应符合更高的艺术标准和礼制标准;(3)主张诗乐合一,针对“增损古辞”“调律改悬”两种形式的乐府改制,以及诗先声后、声先辞后两条路线的乐府创制,提出“中和”理论以执正驭奇。这种兼具历时层面创新和共时层面匡谬意义的乐府观,对此后历代乐府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文心雕龙·乐府》研究综述[J]. 陈咏红,邓晓君. 乐府学. 2019(01)
- [2]刘勰《文心雕龙》援乐论文探究[J]. 李波.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4(02)
- [3]我和《文心雕龙》[J]. 杨明照.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01(00)
- [4]《文心雕龙》符号学研究——传统释义话语的叙事与结构符号初探[J]. 张劲松. 符号与传媒. 2012(02)
- [5]《文心雕龙》的审美范畴对外来佛教语词的吸收和借鉴[J]. 普慧.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 2008(00)
- [6]《文心雕龙》书名英译考[J]. 刘颖.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3(03)
- [7]论《文心雕龙·乐府》在乐府学史上的地位[J]. 陈利辉. 乐府学. 2013(00)
- [8]“深识鉴奥”、“欢然内怿”——王运熙先生《文心雕龙》研究述论[J]. 刘晟.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4(01)
- [9]刘勰对工作性质的自觉与《文心雕龙》[J]. 高宏洲. 励耘学刊(文学卷). 2015(02)
- [10]易道与《文心雕龙》辩证关系研究——试论《文心雕龙》中“文、心、道”三者辩证模式[J]. 刘军安. 周易文化研究. 2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