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應讀爲“祈”
劉雲
河南大學文學院
摘要: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學界多讀爲“禱”。本文認爲這類“■”應讀爲“祈”。《説文》“■”字有重文“饙”“餴”,可知“■”與“賁”“奔”語音相近。傳世古書與出土文字資料中的很多證據,都證明《説文》提供的語音綫索是可靠的。而“賁”“奔”與“祈”古音相近。本文還論證了某些傳抄古文“祈”字所从聲旁即爲“■”。“■”與古書中“祈”的辭例、賓語使用情况都十分相似。而且“■”與金文中表祈求義的用爲“祈”的“■”,在時間上大體呈互補分布,兩者的辭例也比較相似。以上所論都證明將“■”讀爲“祈”是合理的。另外,本文還利用用字習慣衍文,解釋了伯椃簋中“■連言、?父簋中“旂■”連言的現象。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语言文字; 考古
- 分类号:
H12;H131;H141;K877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金文“■”字再考[J]. 张世超. 中国文字研究. 2016(02)
- [2]戰國金文“冶”字構形的幾點新見[J]. 崔智博. 历史文献研究. 2021(02)
- [3]金文“亞祖”考[J]. 胡寧. 青铜器与金文. 2021(02)
- [4]《楚辞》新解一则——“稻粢■麦”之“■”与金文甲骨之“■”[J]. 黄锡全. 中国文字学报. 2020(00)
- [5]利用异文校释金文两则[J]. 秦晓华. 古文字研究. 2016(00)
- [6]據楚簡說金文及《酒誥》“衋”字[J]. 黄傑. 青铜器与金文. 2017(00)
- [7]戰國金文中介詞“以”的初步研究[J]. 孫志豪. 出土文献语言研究. 2023(01)
- [8]霸姬盤、盉“報”字釋義——兼釋“復”字[J]. 梁月娥.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02)
- [9]讀金札記二則[J]. 李琦. 简帛. 2022(01)
- [10]释金文的“■”字[J]. 连佳鹏. 郭沫若研究. 2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