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从越南四所寺院看汉诗在域外的生存

王小盾黄岭

  温州大学    宿迁学院  

摘要:在收藏汉喃文古籍方面,越南有四所寺院(西贡慧光禅院、顺化妙严寺、会安圆觉寺和河内馆使寺)较具代表性。本文采用田野方式考察这四所寺院的汉喃文古籍,探讨了域外汉诗的另一种生存,即联系于宗教和民众文化、以风俗和信仰为支柱的生存。它们所属的这个世界,有别于联系于儒学和官方教育、以政治体制为支柱的世界。其中流行的汉诗,内容多关于教化,形式则较接近仪式歌辞和诵辞同禅林评唱活动相对应,有禅诗、诗偈和赞辞;同语录说法等活动相对应,有《永嘉证道歌》一类歌辞。类似的情况又见于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意味着在古代东方,存在一个以通俗诗为标志的文化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一直存续到今天,从未中断。同时意味着因政治区划而破碎的汉文化圈,在文化层面,其实仍然有比较完整的存在。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世界文学;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 分类号:

    I333.072;G255.1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下载
  • 在线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7 页码:293-305 页数:13 大小:1214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