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从马克思的机器观看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新路

冯道杰

摘要:<正>人工智能作为蓬勃发展的颠覆性前沿科技,实现了机器技术的跃迁发展,推动人类生产力水平进入新的质态,为人类自由解放提供了技术条件、物质准备;同时,又给人机关系、人际关系、人类精神文化、人类自身安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带来了“新异化”。以马克思的机器观审视人工智能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之困与向善发展之道,更好地驱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价值。机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性变化的起点,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文献中有专门的篇章进行研究,形成了马克思的机器观。机器应用突破了人类的生理极限,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元、更便捷、更舒适的选择,为人类文明进步创造了物质技术条件。正如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关系一样,机器成为劳动者“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机器“解放”了劳动力却又成为工人的“新主人”,创造了新岗位却又“排挤工人”,财富的集中与贫困的积累同步伴生,创造了巨大财富却又引发更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 
  • 专辑:

    经济与管理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自动化技术; 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

  • 分类号:

    F49;TP18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68 页码:229-230 页数:2 大小:788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