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永乐大典》的上海故事

柳向春

  上海博物馆  

摘要:<正>《永乐大典》(以下简称《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自其问世以来,就被皇家所珍视。屡经迁徙之后,在嘉靖时,为安全计,又被录副,现存的残本,都是这些嘉靖副本。一般的说法是,《大典》的正本,在明清之际被毁。到了清雍正时,仅存的副本被从皇史宬转移到了翰林院中,在这里历经了数百年风雨后,大部散失。至今,全世界已知的《大典》,共有439册又几张零叶,较之于原本的11095册,缺失甚多。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古代史

  • 分类号:

    K248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0 页码:284-296 页数:13 大小:1632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