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评奖与经典化:论新时期连环画与文学的互动关系
刘适南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正>1978年12月起,中国连环画发行量连年递增,优秀作品大量涌出,其中原创画作较少,绝大多数改编自同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改编速度亦有快有慢,一般在原作发表的一到两年后。文学界方面,1979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组织了全国第一届优秀短篇小说评奖,此后各类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奖与茅盾文学奖也纷至沓来,确立起一批“新时期经典文学”,由此建构出新时期文学的基本面貌。可以发现,上述两条线路存在交汇点:一方面,新时期连环画在改编文学作品时需由编辑部或出版社“选题”,且连环画的选题对象往往与文学评奖的获奖作品存在重合。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 中国近现代史
- 分类号:
J218.4;I206.7;K27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当代中国去经典化文学机制的成因与反思[J]. 刘欢. 华中学术. 2019(03)
- [2]“民间性”的析取与再造——对《三关排宴》经典化机制的省察(1956—1962)[J]. 牛婷婷. 中华戏曲. 2024(01)
- [3]新时期诗歌评奖活动与朦胧诗经典化[J]. 许永宁. 诗学. 2023(01)
- [4]俗文学的经典化过程[J]. 普慧. 惟学学刊. 2023(01)
- [5]“诗就是你”——《诗韵集》封面与贝克尔的经典化[J]. 许彤. 文学与图像. 2024(02)
- [6]中国戏曲经典化的方式、路径及其动因[J]. 安鲜红. 南大戏剧论丛. 2016(01)
- [7]文学经典与文化传播的双向建构——在“中国文学经典化与中华文化传播世界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与发言[J]. 刘勇. 文治春秋. 2024(02)
- [8]探中国语境下的经典化模式:以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玛纳斯》为例(英文)[J]. 马丽娟.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18(01)
- [9]郭沫若诗集《女神》的经典化[J]. 栾慧. 华西语文学刊. 2009(00)
- [10]新世纪诗歌:经典化与诗学标准的重构[J]. 宋宝伟. 新文学评论.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