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功德到咏符瑞:释沈约“武帝颇造新哥”
潘尧
浙江大学文学院
摘要:沈约在《宋书·乐志》中批评武帝作乐多咏祭祀见事及其祥瑞,丝毫不及祖宗事,导致商周雅颂体亡于其手。春秋战国以来,在包括音乐在内各种典章制度上兴起了作与不作的思考讨论。音乐的创作与否不是一个纯粹的艺术问题,而是上升为一个关乎国家治乱的政治问题,由此诞生出“古乐”与“新乐”两个相互对立的观念。新乐与古乐是淫声与雅乐的代名词,选择新乐还是坚守古乐,实际是对维系国家社会安定繁荣的礼乐制度遵行与否情况的反映。所谓古乐,实际上是对周朝礼乐制度的继承与遵循,在诗歌中宣扬祖先功业与正德。武帝作乐时在《郊祀歌十九章》中完全不曾提及与刘氏祖先相关的功德,而是将全部笔墨集中到祭祀见事和祥瑞上,破坏了传统雅颂体,由此遭到沈约的批评。然而,《郊祀歌十九章》率先歌咏符瑞,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符瑞文学的开端。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音乐舞蹈
- 分类号:
I207.22;J609.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沈约诗歌理论近百年来研究综述[J]. 邱光华. 中国诗歌研究. 2006(00)
- [2]沈约诗歌理论近百年来研究综述[J]. 邱光华. 中国诗歌研究. 2007(00)
- [3]论沈约的“乐学”[J]. 胡大雷. 乐府学. 2010(00)
- [4]沈约文学审美理想综论[J]. 邱光华. 文学前沿. 2009(01)
- [5]沈约与浙江唐诗之路[J]. 高平.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23(01)
- [6]论永明体的出现与音乐之关系[J]. 吴相洲. 中国诗歌研究. 2002(00)
- [7]知音:永明诗学新探[J]. 吴妙慧,朱梦雯. 文学研究. 2017(02)
- [8]近体诗律的梵文来源(上)[J]. 梅维恒,梅祖麟,王继红. 国际汉学. 2007(02)
- [9]汉魏晋南北朝诗句脚字声律研究[J]. 赵团员. 中国语言学. 2018(00)
- [10]“竟陵八友”与《文选》[J]. 顾农.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