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发展趋势
李改婷刘童飞
河北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人工智能逐渐展示出它在文学创作中的强大生命力。它创作效率高,能促进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融合,具备个性化定制能力,具有互动性和社交性。同时其也有较显著的局限:高度依赖数据与算法,缺乏独立性和情感表达;受限于人类指令,难以突破预设框架;内容上缺乏创新性;语言描述往往趋于平庸。针对人工智能创作的特点,未来的文学将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方面,AI进行文学创作极大地降低了文学创作的门槛,促进一般类型作品的向下发展;传统文学创作者更加注重作品的质量和深度,文学朝着更加高端、严肃的方向向上发展。
- 专辑: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文艺理论; 自动化技术
- 分类号:
I04;TP18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器与道——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应该放弃传统还是回归传统[J]. 余春娜. 动漫研究. 2025(02)
- [2]灵韵的诞生:人工智能诗歌阅读、评论与写作的实验民族志[J]. 巴胜超,李海雪.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23(01)
- [3]从亚像似符理论看人工智能艺术生成趋势[J]. 申一方. 符号与传媒. 2023(02)
- [4]“激进的诗歌”:媒介、技术及人工智能[J]. 霍俊明. 诗探索. 2023(04)
- [5]人工智能写作对写作教学的启示[J]. 郭垚. 中国创意写作研究. 2023(01)
- [6]从记忆形态的转变看人工智能文学创作的时间性——以人工智能“微软小冰”的诗歌创作为例[J]. 蒋好霜. 都市文化研究. 2023(02)
- [7]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文化产业数字化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J]. 王秀伟. 数字文化产业研究. 2024(02)
- [8]人工智能赋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场景、现实挑战与推动策略[J]. 刘芳,吕洪.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2024(02)
- [9]人工智能环境下动漫创作核心能力转化研究[J]. 矫强. 动漫研究. 2025(02)
- [10]使用人工智能提升人类认同[J]. 王从余,翟崑,彭凯平.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