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图中戏:晚清如何阅读《聊斋志异》

林文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摘要:《聊斋志异》是清初以传奇法志怪、以古文为小说的典范,曾经被视作文章进行阅读批评。光绪十二年同文书局《详注聊斋志异图咏》的出版,使人们得以采取新的阅读方式,通过图像阅读《聊斋》。在与点石斋书局的商业竞争中,《聊斋图咏》兼采《增刻红楼梦图咏》和《淞隐漫录》之长,定价图贵于文,占领了市场空白。书中题图、题咏诗、图像、小说正文等元素的交互设计,引导读者进行检索、对照、聚焦、循环阅读。图像部分还延续了明清通俗小说的插图风格,将“表演”元素渗透到图像的空间设计、场景设置和人物动作之中,辅助读者进行视觉阅读。借助图像技术,《聊斋图咏》提供了近似于通俗小说的阅读体验,迎合了道光以后《聊斋》阅读接受的通俗化趋势。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41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6 页码:139-151 页数:13 大小:13499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