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戏:晚清如何阅读《聊斋志异》
林文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摘要:《聊斋志异》是清初以传奇法志怪、以古文为小说的典范,曾经被视作文章进行阅读批评。光绪十二年同文书局《详注聊斋志异图咏》的出版,使人们得以采取新的阅读方式,通过图像阅读《聊斋》。在与点石斋书局的商业竞争中,《聊斋图咏》兼采《增刻红楼梦图咏》和《淞隐漫录》之长,定价图贵于文,占领了市场空白。书中题图、题咏诗、图像、小说正文等元素的交互设计,引导读者进行检索、对照、聚焦、循环阅读。图像部分还延续了明清通俗小说的插图风格,将“表演”元素渗透到图像的空间设计、场景设置和人物动作之中,辅助读者进行视觉阅读。借助图像技术,《聊斋图咏》提供了近似于通俗小说的阅读体验,迎合了道光以后《聊斋》阅读接受的通俗化趋势。
关键词: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41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聊斋志异》医者叙写反映的古代中医特点[J]. 杨玲,马榕.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2(00)
- [2]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对人生困境的超越[J]. 郑炜华,王晓燕,王忠禄.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2(00)
- [3]《聊斋志异》中的医者叙写与蒲松龄的中医思想[J]. 杨玲,马榕. 华夏文化论坛. 2012(01)
- [4]《聊斋志异》与酒[J]. 杨玲.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3(00)
- [5]《聊斋志异》中的痴人痴情[J]. 傅满仓,史国良.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4(00)
- [6]关于《聊斋志异》“异”之话语[J]. 蔡九迪,任增强. 汉风. 2017(00)
- [7]论《聊斋志异》医学叙事中的人文精神[J]. 窦可阳,张庭恺,谷莉娜.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 2024(01)
- [8]从“情礼融合”论《聊斋志异》人伦之美[J]. 黄丽卿. 中国文论. 2018(00)
- [9]“映日荷花别样红”——《聊斋志异》女性意识分析[J]. 牛宏岩. 中国文化论衡. 2018(01)
- [10]试谈《聊斋志异》中的“书斋”意象与书生身体[J]. 陈晓屏. 文学前沿.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