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民国时期文献面临的问题与警示

林明

  中山大学图书馆  

摘要:论文以中国大陆图书馆藏民国时期文献所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其损毁的成因和警示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酸性物质是纸张劣化的根本原因,而机器纸因造纸原料的选择、增白剂和添加剂的使用,使其含酸度明显增加,所以以机器纸为印刷载体的民国文献损毁程度严重。国家图书馆对纸张酸度测试的数据也表明民国文献所面临的问题与载体pH值有关。因此使用"无酸永久纸"作为文献印刷的载体是文献长期保存的关键环节。欧美国家出版行业已普遍使用"无酸永久纸"印刷学术出版物和政府出版物,而中国大陆当代出版物所使用的印刷纸张仍无法满足永久保存的需求,图书馆界应承担起推广"无酸永久纸"使用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 分类号:

    K258;G256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39 页码:54-66 页数:13 大小:325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