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唐宋诗中的穷巷与陋巷:以诗歌词藻为中心

刘晓旭

  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伊犁师范大学边疆中华文史中心  

摘要:穷巷与陋巷是六朝以后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词藻。穷巷一词在陶渊明的诗歌中首次以用典的姿态出现,陶渊明的书写在穷巷与车辙之间构建了紧密的关联。这些特点也被唐代诗人所继承。在王维、钱起、白居易等诗人的笔下,穷巷与陶渊明的诗歌均有直接的关联,这一词藻也新增了源于陶渊明诗歌的典源与意义指向。杜甫的相关写作在穷巷这一词藻流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面向个体生命经验的写作方式为穷巷一词注入了全新的诗意内涵。与穷巷相似的陋巷一词在唐诗中具有浓厚的隐逸意味,宋诗中的陋巷则与颜回甘贫乐道的精神境界紧密相关。另外,穷巷和陋巷这两个词藻在唐宋诗中也实现了典源的交织和意义的融通。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史

  • 分类号:

    I207.22;K242;K244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下载
  • 在线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9 页码:115-131 页数:17 大小:1671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